神燈呀!神燈!請賜予我黑暗中的力量~Canon 580EX II

        拍照的朋友都知道,只要現場光源佳且夠亮(ex:萬里無雲的大晴天),就算不是單眼相機,隨便拍出來的顏色都嘛飽和又漂亮。
        所以嚕!暫時沒有升級L鏡計劃也只好朝閃燈下手。
攝影界有一說是擁有好閃燈比擁有好鏡頭還重要呀!.....嗯嗯嗯,這個說法以前還滿存疑,但等到真的用過才知道後悔..........後悔怎麼不早點買。>"<




580 EX II+離機線+台灣製充電盒+柔光罩+三洋低放電X8入,一次補齊省得想東想西的。



主角登場。



小心翼翼的脫去她的外盒....



原廠附的閃燈套





看起來真是威武雄壯,不過機身加閃燈的重量就當作是練身體,給暫時忽略了。



再次確認是二代580 EX,不是一代也不是他牌的。
有朋友問到為何不買430或是其他GN值相近的副廠閃燈,說到這個,事前做了一些功課,有些副廠閃燈確實很不錯,但同階級價差並沒有差到很誇張,再者同廠的430 EX 閃燈的旋轉角度也有限制,心一橫......580就這樣給入手了。>"<



隱藏在燈頂上的反射板與廣角擴散片。
要不是看了說明書,還一直以為那透明的
廣角擴散片有柔光效果哩。



三種不同顏色的柔光盒
(使用時機與方式還在摸索中....)



套上橙色的感覺真像布丁哩。

************話不囉唆,趕緊試拍測試
************

試拍主體以黑色物為主(這樣才有辦法看出閃燈效果及暗部細節)。
主體:黑色手機
光源:23W白幟燈
背景:淺褐色皮紋紙



↑不打閃燈,以現場23W燈源為主直拍。
※光線還算均勻,但ISO過高,以致於黑色部分雜訊明顯,此外皮紋紙的顏色也不正確。





↑只打內閃,+1EV來提高亮度。
皮紋紙的顏色是有出來,但礙於內閃角度,鏡頭過大往往會拍出陰影(如上圖下方的陰影。),再來就是主體色部分細節都沒有了,反而不如不開閃燈來的好。
         基於這樣的原因也是當初一直遲遲未敗外閃的原因。不過,說真的很多地方都需要外閃而非高ISO(除了公眾場所、閃燈直射BABY不適合外)。但這麼一說好像敗家非得要有正當理由才是。



↑外閃直射主體,+1EV。
天呀!居然拍出來比內閃還糟,而且陰影部分更多,相信任誰看了這樣的拍攝結果都會對所謂的神燈感到失望,難道是買心酸的嗎?當然不是,也是跟照射角度有關。
唉!愛上攝影真是一條不歸路呀!
(要學的地方真多....)



↑既然閃燈角度讓光源不均勻,就改跳燈吧!閃燈往天花板直打,未加柔光盒,+1EV。
嗯嗯嗯,終於拍出像樣的東西了。感覺比不打燈光靠高ISO來拍要來的好多了,不管是皮紋紙色差或是黑色主體細節的部分,通通都有兼顧。



↑跳燈,加橙色柔光盒,+1EV。
同個角度只是在閃燈上多加個橙色柔光盒,畫面就變得好暖好暖。還滿好玩的,以後應該可以利用這個柔光盒來作出不同環境的表現。



↑跳燈,加藍色柔光盒,+1EV。
同個角度在閃燈上換成藍色柔光盒,感覺跟第一張不打閃燈的效果相似,兩者不一樣的是這張偏冷色系,且雜訊也少



↑跳燈,加白色柔光盒,+1EV。
同個角度在閃燈上換成白色柔光盒,是個人感覺跟現場環境顏色接近的一張,但這張又和前面第四張不加柔光盒的效果有何不一樣呢?
(大致上先把兩張放一起作個小比較,如下圖。)



↑除了皮紋紙和黑色手機的色差稍不一樣,猛一看還真看不出來兩者差別哩。
不過,個人是覺得加了白色柔光盒讓主體比較不那麼硬外,整體感覺也相較比不加柔光盒在畫面上來的柔和了些。



加場同映,180cm長的離機線。
(大陸製的很便宜,反正可以ETTL就好了。)



↑會買離機線,純粹是某些場合沒有跳燈可打時不想只使用閃燈直打,多少讓畫面看起來會不自然,如果燈光是在左右後方打的話,多少可以增加畫面的立體感(就像順斜光一樣)。



↑相機左前方直打,+1EV,加白色柔光盒
又是個不一樣的感覺,如果這個方式用在拍人像不知道會不會好一點?




↑相機左前方直打,+1EV,加藍色柔光盒
這種冷峻的顏色,看起來和跳燈方式差異不小。



↑相機左前方直打,+1EV,加橙色柔光盒
我在想,如果是拍熱食,這個光源應該會很適合。



↑相機左前方直打,+1EV,未加柔光盒
和前面幾個比起來,左前下方明顯過曝,皮紋紙的紋路都沒了,話雖如此但又容易被畫面往較亮一方所引導,或許可以利用這方式來拍個有故事的畫面吧!

以上不專業分享文,還請攝影同好們指正了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ck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